為什麼腸子會長息肉?
大腸息肉症的發生與飲食習慣和家族史有很大的關連,一般而言,愛食用紅肉與低纖維食物,特別是高熱量的食物,很少食用蔬菜水果,長期累積下就會增加發生大腸息肉的危險性。 台灣目前的情況,五十歲以上的民眾,約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有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
通常大腸息肉都是無症狀的,當大腸息肉漸漸長大,才會有較明顯的症狀出現: 直腸出血:糞便有黏液或血。 糞便顏色變化:糞便出現紅色條紋,或呈黑色。 便祕或腹瀉:便祕或腹瀉持續超過一週可能是大腸息肉變大的訊號。 腹部疼痛:大腸息肉變大可能會導致腸道阻塞,進而造成腹部疼痛。
如何判斷大腸息肉?
邱瀚模醫師指出,只要大腸裡發現有凸起物,都可以稱為息肉,但並非都和大腸直腸癌有關。 根據美國的大腸鏡檢查後追蹤指引,如果是只有一、兩顆小於1 公分的小瘜肉,一般五年後再追蹤即可。 假如有超過三顆(不論大小),或只要有一顆超過1 公分、化驗結果有絨毛成分或高度細胞異常,則三年後就要追蹤。
大腸息肉如何處理?
答:大腸鏡檢查中如果發現息肉,如果沒有 無法切除的狀況,包含有出血風險、息 肉太大、息肉太多、受檢者無法配合、 生命徵象不穩定等,一般都建議切除, 除了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病理切片結果, 也能直接把病灶處理掉,如果切得乾淨 ,正常來說在同一個地方不會再長出息 肉。 問:大腸息肉切除後,需要再追蹤大腸鏡嗎?
大腸息肉幾公分危險?
至於常見的增生性息肉,因為風險非常低,只建議切除位於近端大腸、超過0.5公分的增生性息肉;或位於遠端大腸、超過1公分的增生性息肉。 根據2017年American Cancer Society發表的文章,使用大腸鏡檢查以及切除這些可能癌化的「良性」息肉的行為,可以減少40%的大腸癌發生率以及50%的大腸癌死亡率。
腸息肉會自己消失嗎?
增生型瘜肉成因不明,一旦生成大都不會消失,但這類瘜肉不一定要切除,普遍不會變大腸癌;腺瘤型瘜肉則與後天習慣有關係,要趁小割除,瘜肉切除需要考慮大小、形態及生長的位置來決定切除方法。
大腸息肉多久會變癌?
經研究顯示,一般型態的小腺瘤要長成癌化高風險的腺瘤(包含絨毛腺瘤、分化不良腺瘤),需要2-5年的時間;而同樣的癌化高風險的腺瘤要長成大腸癌也需要2-5年的時間。 所以簡單來說,一顆腺瘤性瘜肉從發生到變成大腸癌,一般來說需要5-10年的時間,而這5-10年是我們預防瘜肉變大腸癌的黃金期。
大腸有息肉就是大腸癌嗎?
息肉是有分類的,不一定就等於大腸癌。 例如:腺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發炎性息肉、青年性(幼年性)息肉。 其中有可能轉變為癌症,也是最需要切除的類型是腺瘤性息肉或鋸齒狀息肉。 並非所有類型的息肉都有演變成大腸癌的風險,故不需要多冒風險切除。
大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
即使是比較安全的發炎性的息肉,在反覆發炎刺激下,息肉也會繼續增大,有些可能最後也會發展為腺瘤性息肉,引發大腸癌的風險。 因此,一旦發現大腸有息肉,我們仍需要盡快將其切除,杜絕後患。
大腸息肉每個人都有嗎?
任何人的大腸都有可能會長息肉,尤其是年過50之後,若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或有抽菸、喝酒習慣,甚至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家族史,以及曾有腸道發炎性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等,都較容易長息肉。
大腸息肉很多人有嗎?
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台灣癌症基金會去年舉辦「追捕息肉小子大作戰」,發現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一千一百八十三位民眾中,高達八百四十八位有息肉;進一步調查一千一百零二位廿二到四十九歲民眾,有百分之六點八表示曾有息肉,以此推估出年輕族群中七十一萬人有腸道息肉。
大腸息肉普遍嗎?
由於現代的生活方式與環境所致,無論性別和種族,大腸息肉皆很普遍。 大腸癌和息肉在低於40歲的族群中較少見,大部分發生在50歲以後,而男性又略高於女性。 因此,衛生福利部建議50 歲以上的族群,每兩年要做一次糞便潛血的篩檢。
大腸息肉不能吃什麼?
2. 請勿吃生食(例如:生魚片、生菜沙拉…),勿吃辣食(如麻 辣鍋、辣椒、蒜頭…)。 3. 請勿飲酒,及含酒精類食物(例如:麻油雞、薑母鴨…等)。 4. 請勿喝提神飲料(例如:濃茶、咖啡…等)。
大腸長息肉要吃什麼?
接受息肉接除術後,當日飲食仍需繼續清流質飲食,例如米湯、運動飲料、無渣果汁、糖水等;亦可飲用雞精或雞湯(不含料)。 但勿進食牛奶、優酪乳或豆漿等。 第二天可以開始吃低渣飲食,如稀飯、白吐司、白麵條等,可搭配肉鬆或碎絞肉等。 第三天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