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睡覺磨牙正常嗎?

小孩睡覺磨牙正常嗎?

一般人都會認為睡覺會磨牙,是因為壓力大所致,因此不少爸媽發現小孩睡覺時磨牙,會以為他們是不是有說不出口的壓力,而感到十分擔心。 其實小孩磨牙的情形相當常見,研究顯示,約有6%~50%兒童會於睡覺時磨牙,但此問題通常在小孩長大後就會消失。 究竟為何小孩會磨牙? 而磨牙會對他們造成哪些影響?

小孩晚上睡覺為什麼會磨牙?

小朋友大腦及身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 睡覺磨牙通常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睡眠),幼兒大腦及神經系統在4歲前發育還不完全,容易在睡眠階段轉換的時候喚醒休眠中的大腦,產生睡覺磨牙情況,通常在5歲過後都會改善很多。

為什麼晚上睡覺會磨牙?

睡覺磨牙可能原因如下: 壓力過大:情緒變化大,造成肌肉緊張。 缺乏維生素D:體內鈣、磷代謝紊亂,出現多汗、夜驚、煩躁不安。 牙齒排列不齊:咀嚼肌用力過大,或長期用一側牙咀嚼,以及牙齒咬合關係不正。

小朋友會磨牙嗎?

睡覺磨牙不只大人,小孩也會磨牙,根據統計大約有15~33%比例的孩童會磨牙,比大人更常見。 不過和大人不同的是,大人磨牙大都發生在睡眠階段改變、半夢半醒間,小孩磨牙則是發生在熟睡階段。 小孩子磨牙的原因可能有: 上下齒列不整、正在長牙或乳牙脫落、恆齒正在冒出時

如何睡覺不磨牙?

適量喝酒、不抽菸,不挑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及鈣質(小孩容易因為缺乏維生素D及鈣質而磨牙,青春期過後的大人極少)。 規律的生活習慣,如: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固定時間起床,每週3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習慣,避免睡覺之前劇烈運動,睡前不看手機避免藍光影響睡眠品質,都是有效改善磨牙的方法。

怎麼治療磨牙?

目前磨牙的解決辦法有以下6種:減少壓力、少吃堅硬食物、培養好的睡眠品質、牙齒咬合治療、藥物治療與配戴咬合板。

磨牙跟壓力有關嗎?

磨牙會造成牙齒損傷,早上起床後可能會出現頸部酸痛、頭痛、牙齒疼痛,甚至因為下巴肌肉鼓起而改變臉型。 臨床研究也證實磨牙和心理壓力及焦慮有關。 有磨牙習慣的人有較高比例有焦慮性人格特質,另外憂鬱、強迫症狀出現的比例也較高。

磨牙是甚麼聲音?

磨牙有兩種,只有一種會發出「ㄎㄎ」聲 緊咬的時候,情況類似生氣激動時的咬牙切齒,臉頰與肩頸的肌肉都會用力而緊繃;而磨動牙齒時,下巴的肌肉會重複且具有節奏性的移動,使上下排牙齒碰撞磨出聲音。 雖然緊咬型不像磨動型會製造出聲音,但兩種都是會傷害牙齒表面結構(圖1)。

小孩磨牙看什麼科?

在牙科門診中,常有家長發現小孩有磨牙現象來求診,而且這種個案似乎有增加的趨勢。 磨牙症在兒童及青少年是一個重要課題, 磨牙症(bruxism)的定義為“習慣性、非功能性的一種強力的咬合接觸, 包括牙齒過度非自主性的運動,因而導致牙齒齒質的磨耗。

為何睡覺會流口水?

睡覺流口水—脾虛 口腔潰瘍、嗓子不適、牙齦等問題都會刺激口腔內腺體的分泌,導致口水分泌過多,睡覺時就很容易流口水。 而且,有一些面部肌肉的問題,比如面部神經麻痹、中風導致的面部肌肉鬆弛等,或者是口腔內的腺體不受神經支配,都可能導致成人在睡覺的時候流口水。 除了部分人是因為疾病導致流口水,很多成年人流口水是因為脾虛。

為什麼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

睡覺突然抖一下驚醒怎回事 有人認為太晚運動可能會提高睡覺抽動的發生機率,因為運動會刺激肌肉變得緊繃,在入睡時難以放鬆;也有說法指出睡眠不足或失眠,可能導致睡覺抽動,而壓力大和咖啡因常是罪魁禍首。 可以比較確定的是,睡覺抽動通常會發生在睡眠週期的第一階段,這個時候人會處於半夢半醒階段,準備進入深度睡眠的交界。

睡覺為什麼會咬到舌頭?

對睡眠呼吸中止(Sleep apnea)的病人來說,咬舌頭是一種很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他們嘴巴的肌肉可能無法正常地放鬆,或是舌頭比較大,當困在兩齒之間時,舌頭就受傷了。 需注意的是,一個晚上也許會有多於一次的呼吸中止現象,導致早上起床後嘴巴殘留血跡,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尋求幫助。

磨牙會遺傳嗎?

遺傳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睡眠磨牙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遺傳易感性。 21-50%的睡眠磨牙症患者的直系家庭成員在兒童時期患有睡眠磨牙症,這表明此症涉及遺傳因素,儘管尚未找到遺傳標記。 而非睡眠磨牙症者的後代,患有睡眠磨牙症者的後代比沒有磨牙症者的後代或患有清醒磨牙症者的後代更可能患睡眠磨牙症。

寶寶長牙磨牙怎麼辦?

準備柔軟的食物,例如:香蕉、木瓜或水果泥等,或給一些質地較硬、適合磨牙的蔬果,像是胡蘿蔔、蘋果、芭樂等,亦可讓寶寶啃咬長牙專用的磨牙餅。 不過,當孩子吃完食物後,記得幫他清潔口腔,避免提高蛀牙的機率。 將紗布巾沾濕後輕輕按摩寶寶牙床,亦助於緩解不適。

咬合板有用嗎?

咬合板屬保守性物理治療,咬合板的厚度可使垂直高度增加,戴咬合板可以提供上下顎骨、咀嚼肌一個穩定的關係及保護牙齒因不正常咬合壓力而磨耗或斷裂。 使咀嚼肌群放鬆,降低顳顎關節的壓迫,同時也降低咬合干擾。 有學者認為降低干擾性咬合接觸可減少引發磨牙的機率。